站点介绍
事情始于周二晚上的一档体育辩论节目,当主持人问及杜兰特近年来频繁更换球队的选择时,评论员马克·汤普森直言不讳:“我爱游戏体育们观察伟大球员的行为模式时,会发现内心平静者无需不断向外证明自己,杜兰特在推特上的活跃程度恰恰反映了他内心的不确定性。”
不到两小时,杜兰特就出现在这条新闻的评论区:“所以现在心理学家都改行当体育评论员了?我发推特是因为我想发,就这么简单。”
这不是杜兰特第一次与批评者正面交锋,从2017年离开雷霆加盟勇士开始,这位NBA巨星就成为了社交媒体上最活跃也最具争议的球员之一,他不仅会回应专业评论员的批评,甚至不时与普通球迷展开长达数小时的辩论。
杜兰特与推特的“爱恨情仇”可以追溯到十年前,2011年,他发出了第一条推特,此后逐渐成为NBA最活跃的社交媒体用户之一,他甚至被爆出拥有“小号”来为自己辩护,这一事件在2017年成为全美体育头条新闻。
心理学家莎拉·米勒博士研究运动员与社交媒体关系已有十年,她指出:“顶级运动员通常具有极强的竞争意识和自我批评倾向,当他们感到自己的成就被低估或误解时,社交媒体提供了一个直接的宣泄渠道,但这种即时满足往往伴随着更大的情感代价。”
杜兰特的前队友、金州勇士时期的斯蒂芬·库里对此曾委婉评价:“每个人处理外界声音的方式不同,KD选择直面它们,而我可能更多地选择忽略。”
将时间拉回没有社交媒体的时代,传奇球星们面对批评的方式截然不同。
迈克尔·乔丹的选择是在球场上摧毁对手,用总冠军戒指回应所有质疑,1990年《纽约时报》曾刊登文章质疑乔丹是否过于自私无法带领球队夺冠,乔丹的回应是剪下这篇文章贴在更衣柜里,然后带领公牛赢得接下来六个冠军中的三个。
“魔术师”约翰逊在1984年总决赛失误后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批评,他的回应是第二年带领湖人夺冠并当选MVP。“我不会在报纸上与批评者争论,”约翰逊后来回忆道,“我只用篮球说话。”
即使是同时代的球星,处理方式也大相径庭,勒布朗·詹姆斯虽然也活跃于社交媒体,但更多用于个人品牌建设和社会议题发声,极少与批评者直接交锋,扬尼斯·阿德托昆博则完全远离推特辩论,他曾表示:“如果我开始关注每个人说什么,我会发疯的。”
杜兰特的情况折射出数字时代职业运动员面临的独特挑战,社交媒体一方面为他们提供了直接与粉丝连接的平台,另一方面也成为了无止境批评和争议的源头。
体育媒体人比尔·西蒙斯指出:“杜兰特可能是史上最受‘尊重差距’困扰的超级巨星,他拥有两枚总冠军戒指、两个总决赛MVP、一个常规赛MVP和四次得分王,却仍然感到需要不断证明自己。”
这种“尊重差距”在杜兰特的职业生涯决定中尤为明显,2016年离开雷霆加盟刚刚在西部决赛击败自己的勇士,这一决定至今仍是他最常被批评的点,即使后来在篮网和太阳组建新的争冠阵容,批评声也未曾停止。
杜兰特在2021年接受采访时曾坦言:“人们认为我们不应该在乎这些声音,但我们是人,当你付出了无数小时训练,牺牲了正常生活,却看到有人轻易否定一切,这很难完全忽略。”
有趣的是,杜兰特的社交媒体行为也引发了关于篮球评价双重标准的讨论,当查尔斯·巴克利在电视上直言不讳批评球员时,他被誉为“诚实”;当杜兰特在推特上直言不讳回应时,却被批评为“敏感”。
女性运动员的社交媒体行为也常常面临不同的评判标准,WNBA明星坎迪斯·帕克指出:“当男性运动员表达自信时,他们被称为‘有激情’;当女性做同样的事时,我们被称为‘情绪化’或‘戏剧化’。”
这种双重标准在杜兰特身上表现为:他的直接回应被解读为不安,而其他球员的类似行为可能被简单地视为“真性情”。
无论喜欢与否,杜兰特的社交媒体活跃度已经成为他公众形象的一部分,历史将如何评价这一点尚不得而知,但可以肯定的是,杜兰特的故事正在重新定义现代运动员与公众的关系。
篮球历史学家迈克尔·拉帕波特指出:“过去,运动员的个性主要通过采访和偶尔的自传展现,我们有了实时窗口直接了解他们的想法,这不一定更好或更坏,只是不同。”
杜兰特可能永远无法完全摆脱批评声,但他的篮球成就本身已经确保了他在篮球殿堂中的位置,或许数十年后,当人们回顾这段历史,他在推特上的深夜辩论将成为他复杂人格的一个小小注脚,而他在球场上的非凡表现才是真正的核心遗产。
正如杜兰特自己在一次罕见的反思性时刻所说:“当我离开这项运动时,人们会看我的全部作品,而不是单条推特,我知道我为什么做出每个决定,我每晚都带着激情比赛,其余的都只是噪音。”
只是,在这个噪音被无限放大的数字时代,即使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得分手之一,有时也会选择俯身倾听并回应这些声音——无论外界如何看待这一选择。
评论列表 (0条)